國內的中頻爐、中頻感應加熱設備的產量現如今躍至了世界前列,但業內專家也認為,我們在設計制造水平上要比歐美國家落后稍許?;仡櫸覈母袘訜峒夹g,國內發展都經歷了哪些不足與完善呢?
認清差距,開拓進取
雖然近年來我國感應淬火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,但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,還有相當大的差距。
MOSFET高頻電源是工業發達國家的首選產品,而我國在高頻段仍以晶閘管交流調壓、高壓硅堆整流、節能型電子管振蕩器式電源為主;IGBT超音頻電源有部分取代晶閘管中頻電源的趨勢,而我國在這方面的應用還不夠普及;近些年來雖然晶閘管中頻電源應用較為普遍,但由于老企業改造步伐的限制,還有部分中頻停留在發電機組。
必須指出,雖然我國能夠生產MOSFET、 IGBT和SIT感應加熱淬火用電源,但品種和規格沒有國外那么多、那么細,由于關鍵主要電力電子器件國內還不能生產,必須進口, 所以從性能和技術水平方面和國外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。
總體來說,和工業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的數控及全自動淬火機床開發屬起步階段。在自動化水平上,國內設備大部分是人工上下料,自動化程度較低;能量監控雖有應用但技術還不夠成熟;FUNAC、SIMENS伺服系統有所應用,但多為點位直線運動,屬簡易型,多軸連動類型的數控系統尚未得到應用。另外,計算機控制技術在感應加熱淬火中應用遠不如國外那樣成熟,例如自動識別進機零件、不合格零件自動剔除;工藝參數跟蹤及偏離給定值修正等。在感應器制造技術、感應器快換、導磁體材料與利用、冷卻水循環系統、淬火介質研究與應用等方面也有相當大的差距。
國內相應的領域充分意識到了這些差距,積極的采取行動,建立嚴格的生產制度、借鑒方法和創新規劃,目前在短缺技術的開發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,正在感應加熱技術領域逐步趕超世界先進水平。